去年在農園種了十幾株的夏南瓜,結果被瓜實蠅狠心地蛀心,以及黃守瓜無情地啃咬,最後只採收到三條夏南瓜。
夏南瓜在歐美是很常見的食材,些微乾煎清脆爽口,煮熟透一點在口中咀嚼,會出現南瓜香味佔據口腔味蕾,也因為如此特殊的味道,讓我們非常的喜愛,去年順月農園用自然栽培孕育出三條夏南瓜,口感和風味都讓我們感到驚豔。
八月中下旬播種的玉米筍,過了中秋,太陽每天依然燦爛地讓玉米筍植株吸收滿滿的太陽能量持續長高,一眠大一寸。
九月初玉米筍植株頂端還只是到大腿處,到了中秋前夕,玉米筍植株大概還在我們頭部處,現在已經高出我們一個頭了。
自五月中疫情升溫且配合政府政策,所有長照據點之課程與供餐都暫停,順月也四個月未執行公益分享,近期疫情趨緩也逢中秋假期過後,想說碰碰運氣看看萬豐教會是否恢復?很開心失智據點以及課後學童輔導課都有執行,很可惜長照C據點(退休後生活)仍是暫停。
從年初二月取得資材後就一直忙著幫顧客種植專屬菜菜,而把它放在農園任雜草一次又一次的掩沒,這段期間也看到黑翅鳶仍來農園上空辛勤的尋找獵物,一直想要幫他們做棲架,可時間湊不上來就這樣節氣來到了小暑、大暑,這麼熱的天氣也不太可能製作棲架,如此又一拖就來到中秋,趁著小孩們回來過節,決定中秋假期把老鷹棲架給完成。
我們在農園嘗試種過日本圓茄、美國南黑茄、台灣麻糬茄、日本麻糬茄、水滴茄⋯等,種過這麼多種茄子,目前就只有日本圓茄最適應順月農園的土地,其他品種的茄子,通常生長一季後,植株就會開始衰落,又很難抵抗茄二十八星瓢蟲無情的啃咬。
八月中旬播種的玉米筍種子,經過三週至四週紛紛長高茁壯,最高的已經到膝蓋處,當初在每一處灑下兩顆種子,所以要進行疏苗,將每一處只留一株玉米筍苗,也要將周圍草類割下,並再玉米筍苗根部處培土,讓後續玉米筍植株長出氣根深入土壤,才能牢牢的抓住土壤,支撐玉米筍植株,讓玉米筍植株能抵抗風雨不輕易倒伏。
暑假期間逢三級緊戒小朋友們回來彰化住,婆婆大多煎魚或紅燒,也因此有段時間沒有吃到蒸魚了,剛好家裡的破布子用完,家中大掌廚就發揮創意,使用我們順月農園自製的果醋醃漬秋葵來取代破布子蒸魚,沒想到味道一拍即合呢!
四月種植的秋葵,大約在六月便開始開花結果,開始結果後,我們每天早晨都必須採收秋葵豆莢,只要一天沒採,秋葵豆莢就會過老,秋葵豆莢可以從六月初開始採收到七月底。
上週播種的玉米筍,經過一週多已發芽長出3~4片本葉了,每個菜畦只有兩三處沒有發芽,感謝這一週的好天氣,讓玉米筍順利發芽成長。
多虧了前陣子大雨,大雨打爛了作物,讓我們去巡視發現芋頭有些被打爛了,因此就開始開挖,間接得知採收期到了!(本以為九月,但作物會自然熟成)
把收成的芋頭帶回家,請家裡大掌廚料理,看看口感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