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和花草農作物都有分季節,蟲害也不例外,今年四到六月於玉米作物區充滿了黃毒蛾、玉米暝蟲、夜盜蛾等,七到九月於秋葵作物區充滿了介殼蟲和蚜蟲,順月農園採用手工抓蟲、自然食物鏈(螳螂和鳥類)和噴灑天然環保酵素減少蟲害,雖然每天都很辛苦,但其實真正蟲害而損傷的作物其實沒有很多,一天採收量若以5至10斤(約3到6公斤)來看,損害落在7至10根秋葵以下(約80公克)則為百分之3以下。
光是靠手工是無法有效率,畢竟光一分地的秋葵區對我們來說採收維護(驅蟲修剪)也要花上二到三小時,此時有小幫手就更好!就在八月中下旬發現一道彩虹灑在秋葵花苞上 - 肉食性瓢蟲 出現了,興奮地大喊「有瓢蟲耶!牠們在吃蚜蟲」,就這樣每天都在品嚐農女所討厭的介殼蟲和蚜蟲,真的是救星小幫手。
瓢蟲不僅嬌小可愛和鮮豔圓潤的外表深受大家討喜,也包含牠們吃肉的本性,無論是成蟲還是若蟲(農女稱瓢蟲寶寶)都會將介殼蟲吸乾留下空殼,看了就很過癮,只要他們存在就不會使用天然環保酵素,避免破壞食物鏈和驅趕離開(昆蟲界討厭天然柑橘味),希望牠們能發揮功能飽餐一頓,農女也省事。
成蟲交配後會將蟲卵下在有食物的附近待卵孵化後,瓢蟲寶寶就有食物可吃,不怕餓肚子,網路上說瓢蟲寶寶一天可以吃上千隻蚜蟲,這可能要經過實證,農園發現牠們最多只能吃十隻就飽了,所以花苞上滿滿的蚜蟲介殼蟲旁會有一群瓢蟲寶寶,一起努力的共食,就算沒有兄弟姊妹,也會分很多天慢慢地努力消滅。
目前農園裡出現的瓢蟲多以六條瓢蟲、六星與七星瓢蟲和大龜紋瓢蟲為主,九月上旬開始出現黑色和橘色未帶斑條的瓢蟲,開始豐富農園的生態,但是蚜蟲過多時也就代表著螞蟻甚多(吸取蚜蟲背上的蜜露),因此多數螞蟻會攻擊瓢蟲,這時農女只好拿出天然環保酵素噴灑幫忙,有天看到一隻瓢蟲被攻擊致死而感到難過,畢竟一個來幫你的人而受傷會心疼不捨,所以怎麼樣農女都會驅趕螞蟻,要和瓢蟲互相扶持一起共創美好的日子~
常用昆蟲網-嘎嘎昆蟲網:
http://gaga.biodiv.tw/9701bx/in94.htm